美术教案

时间:2025-04-20 23:05:21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6篇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作品欣赏了解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范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理性评价作品和表达自己感受和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范围和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及对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进行欣赏并提一些修改建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几块小展示版,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围坐。

学生准备:课本、美术本、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学识标

复习总结之前内容,教师直接引出本课主题“平面设计的盛宴”。并出示教学目标

二、导问助学

活动(一):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

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符号、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它包括“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活动(二):观察讨论?? 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范围

教师总结: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像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界面设计等二维空间(平面)的设计,以及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三维和四维空间的设计。

先出示几张不同类型的图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移动标志、饮料包装、食品安全招贴画等。

请学生说出它们所代表的设计种类。

活动(三):欣赏体验?? 再继续欣赏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教师通过作品实物或课件出示的方式请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设计作品(其中有与汤阴地域文化有关的双头黄酒、等包装)。请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标志为例,重点介绍学生不是太了解的企业形象设计中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教材P39)和美凯莱家具业形象识别系统。

三、导练致用

活动(四):分析探究 思考讨论 小组合作(各类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特点)

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综合出不同类别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特点。再通过一个连线题,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利用课前准备的几块小展示版,学生连好后,摆在黑板前。看哪个小组连线得又快又准。

1标志设计 A运用视觉设计手段,使企业形成一种整体形象。

2包装设计 B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

3字体设计 C简明、直观、易识别。

4图像设计 D人们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并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5书籍设计 E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

6广告设计 F运用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

7视觉形象识别? G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介绍、美化商品。

8界面设计 I又叫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设计,包括网页视觉设计和各类手执(手机、pad

等等)系统的界面视觉设计,是近些年兴起的新兴设计学科。

1C 2G 3E 4F 5B 6D 7A 8I

活动(五):想一想、说一说(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对生活的作用)

请学生将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说一说对生活的作用。

(优秀的设计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

四、导思互评

活动(六):思考回答

什么样的设计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设计?

(优秀的设计中会合理地运用资源,在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条件下达到设计追求的完美境界。)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认识回形针,了解回形针的用途

2、 在回形针的图形上添画,变成另一种图形

3、 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把“回形针”添画后组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一人一个回形针和装回形针的小信封,画有回形针的图片若干张,添画好的回形针图片若干副

活动过程

1、 出示回形针,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礼物就放在小朋友面前的小信封里,打开来看看是什么礼物,美术教案-创意[回形针]。(幼儿回答)

2、 教师简单小节回形针的用途,幼儿教案《美术教案-创意[回形针]》。

3、 观察回形针,由回形针放的方向不同,幼儿画出回形针的样子

教师问:“回形针”是什么样子的?(由一根铁丝由里向外绕出来,有点像绕毛线只不过绕毛线是圆的,回形针是有点像椭圆形)回形针放的方向不同,绕的方向也不同,请幼儿在纸上画画看

4、(表扬几个画的较好的幼儿),同时提出你能把你画的回形针变成另外一种图案吗?(幼儿试着添画)

5、展示几个幼儿的作品,简单讲评,教师示范添画,并出示示范添画的多副作品

6、教师小结幼儿添画的结果

7、小朋友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想出来用回形针的样子变出这么多图案吗?

讲述:

有一天晚上,老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森林里走,走啊走,前面出现了一座城堡,我走近一看,上面写着回形针王国,于是我走了进去,可是里面的情景把我惊呆了,我看到老牛在河边喝水,河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小河旁边还有一座小房子,还有树有花也有人,说到这里你可能 ……此处隐藏1461个字……间能耳闻目睹,对各种材料的材质、造型、色彩的运用有了多重把握,材料的多样化更有利于个性化的作业。

评析2:

亮点二老师对各类学生的包容和理解:就本课来说:急性子喜欢边做边改,慢性子喜欢先设计后制作,优柔寡断者喜欢“广览众书,择其优者,而摹之”。学生的气质、性格不同,制作过程中实施制作的方法、速度当然也不同。这节课自始至终老师放下了架子,平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随其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选择内容和方法;让他们想其所想,做其所做,让他们“为所欲为”后引导其“大有所为”。这样的学生和作品自然能爆发出个性色彩来了。

评析3:

亮点三老师从玩具选秀开始导入新课:为了激励学生创作的热情,老师从玩具选秀开始导入新课,请每一位学生推荐一种自己喜欢的虫类玩具,并说出推荐理由,然后引导学生制作出所推荐的虫类玩具。如此情景的设置让学生乐于接受,且兴致极高,让孩子在课的开始就产生了对节节虫的兴趣,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此后又在交谈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也在愉悦的情绪下了解了本堂课的作业要求,为后来小朋友制作好节节虫的埋下了伏笔,从中掌握了目标中该了解的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所以说在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手段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对美术教学要有执着的追求,要走出新路来,摆脱某些

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不是彻底的决裂。而是要引导学生“入其境”、“会其境”,充分的挖掘学生潜智,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真正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审美价值观。

总体评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第4册教材中的第7课,属[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在上节课制作吊饰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制作节节虫。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这节课要在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再在游戏中融看、做、玩于一体,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是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氛围,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本课在上的过程中虽并没有借助很多的现代媒体辅助手段,来尝试激活学生思维,发展想象空间。教师只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如何制作有趣的节节虫,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的评价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5

目标:

认识纸的正反面,学习均匀地抹浆糊,感受色彩与形状的美,体验粘贴活动的乐趣,加深对秋天成熟的果实的认识。

准备:

1、带幼儿外出观察果实累累的苹果树、柿子树。

2、提前几天在室内张贴《丰收的果园》图片,活动前在墙上粘贴或画好几棵无果实的果树,配套幼儿用书《美工》小班下册。

3、几张话有树冠轮廓的大图画纸,剪好的苹果、梨、柿子纸样若干。

过程:

1、谈论秋天的水果教师出示苹果、梨、柿子,请小朋友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长在什麽地方?它们什麽时候成熟?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丰收的果园》,让幼儿知道秋天是苹果、梨、柿子成熟的季节。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墙上贴的果树没有果实,并以果树妈妈伤心的口气请小朋友帮助它贴上许多的水果宝宝。

2、粘贴水果教师分别介绍剪好的苹果、梨、柿子,请幼儿给三棵伤心的果树妈妈贴宝宝。

(1)独立尝试教师鼓励幼儿独立上前给大树贴水果。教师观察并发现操作正确的幼儿,请大家观察他的方法,教师给予讲解:xx在苹果没有颜色的一面均匀地抹上了浆糊,然后,轻轻地贴在树枝上,压一压,苹果贴好了。

(2)分组粘贴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墙上的果树妈妈贴水果宝宝,另一组给幼儿用书第16页的果树粘贴水果。小组活动时,鼓励幼儿积极合作,几个人一起贴一棵树,确定好各自粘贴水果的位置。

3、观察丰收的果树教师和幼儿一起站在贴好的果树前,看看哪棵果树的果子多,猜猜果树妈妈的心情会怎样?让孩子进一步体验粘贴活动的快乐和帮助他人后的幸福感。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及自己周围的事物,也让学生由此及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学生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表现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及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一、.实验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如果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学生,学生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

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

二.介绍知识

什么叫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向量,风包括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十六个方位表示,以拉丁文缩写记录。如N、E、S、W分别代表北、东、南、西风;NE代表东北风,SE代表东南风,SW代表西南风,NW代表西北风。风速是指空气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当风速达到17.0米/秒或以上时,称为大风。风是怎样驱动的?

风是如何引起的,为什么有叫‘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为什么有大小?答案很简单,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匀造成的。使风驱动的原动力是人阳,而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使地球卜形成不同的高、低压带和风带,同水往低处流一样,空气也是高压流向低压。然而,由于地球的自转,使空气运动产生偏转(北十球偏右,南半球偏左),再加上地球表面山峦起伏,海陆分布不均。对牛气流动又产十下讲一方的影响。

三.游戏

现在让我们到操场上找找风。(师生一起到操场上,记着带彩色皱纹纸条)

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风得感觉。

风能看得见,摸得着吗?你借助什么东西找到了风?(风吹得彩色皱纹纸条、风吹得树叶树枝、风吹得衣服??)还有什么东西能看出风得存在?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